DB4117∕T 422-2024 设施番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驻马店市)
ID: |
3762D1B520844F899FFD4D0CD7A6ABAE |
文件大小(MB): |
0.27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20 65.020.20,CCS CCS CCS,B 05 4117,驻马店市地方标准,DB 4117/T 422—2024,设施番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2024 - 08 - 23发布,2024 - 09 - 23实施,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4117/T 422—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泌阳县现代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南阳市科学院、新蔡县关津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汝南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平顶山市农业发展中心、上蔡县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上蔡县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正阳县园艺场、正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正阳县原种场、上蔡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上蔡县农业农村科技教育中心、信阳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新蔡县棠村镇人民政府,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艳、马红珍、赵红星、杜文青、吴立恒、贾毛毛、赵霞、王梦扬、杨建伟、李阳奇、董帅厅、左亚玺、刘政、李孟、李占坤、谢富强、肖宗林、高小良、许静、冯建勇、吴迪、高新敬,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 4117/T 422—2024,2,设施番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设施番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设施番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设施番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设施番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番茄节本增效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设施番茄节本增效栽培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 茄果类,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NY/T 393-202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525-2021 有机肥料,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2118-2012 蔬菜育苗基质,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地环境要求,设施内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5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株型紧凑、生长健壮、节间较短、对光照不敏感、连续座果能力强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要求,6 育苗,播种前准备 6.1,DB 4117/T 422—2024,3,6.1.1 育苗设施,日光温室或有加温设备的棚室内基质穴盘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6.1.2 育苗基质,宜选用质轻、保水、透气性好,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有机物质和矿质元素)的材料配制。基质配方按草炭、蛭石、珍珠岩3:1:1的体积比混匀,也可使用商品育苗基质,质量应符合NY/T 2118-2012的要求,6.1.3 基质装盘,应选用72穴标准穴盘,配置好的基质的含水量应调节为40 %~60 %后进行装盘,每个孔穴都应装满基质,且装盘后各格室清晰可见,6.1.4 温汤浸种,在容器内用50 ℃~55 ℃温水浸种(不断搅拌15 min),待温度降至30 ℃后继续浸泡3 h~4 h,然后将种子捞至清水中,反复搓洗去掉种皮上的粘液,播种 6.2,6.2.1 播种期,春提早茬口播种时间是1月下旬~2月上旬,秋延后茬口播种时间是7月上中旬,6.2.2 播种方法,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宜采用机械方式将种子点播至每个孔穴内,播种深度应在0.5 cm~0.8 cm,采用基质或蛭石覆盖,通过喷淋设备将覆盖后的穴盘喷透水,至穴盘底部排水孔有水渗出,苗期管理 6.3,6.3.1 温度管理,苗期温度管理见表1,表1 温度指标,苗期,白天温度,夜间温度,播种~齐苗,28 ℃~30 ℃,18 ℃~23 ℃,齐苗~第1真叶展开,20 ℃~25 ℃,15 ℃~18 ℃,第1真叶展开~定植前7天,23 ℃~25 ℃,13 ℃~15 ℃,定植前7天~定植,18 ℃~22 ℃,12 ℃~15 ℃,6.3.2 光照要求,冬季短日照和弱光照条件下,秧苗嫩弱且易发生徒长,应通过补光系统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夏季为防止强光伤害秧苗,应加盖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6.3.3 水分管理,DB 4117/T 422—2024,4,苗子出齐后,基质水分含量应控制在45 %~65 %。子叶展开到2叶1心,基质水分含量应在65 %~75 %之间。3叶1心后,基质水分含量以60 %~65 %为宜,6.3.4 壮苗标准,株高12 cm~17 cm,茎粗大于0.4 cm,叶片数4~5片,茎秆短粗,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根坨不散,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7 定植,整地做畦 7.1,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00 kg~3000 kg,硫基三元复合肥50 kg、生物菌肥40 kg。采用机械化深翻土壤、耙平、做畦、铺设滴灌带、覆地膜。有机肥使用应符合NY/T 525-2021的规定,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2……
……